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2016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時,在寧東基地發出了“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號召。5年來,寧東基地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實干奮斗的信仰之基、建設寧東的方向指引,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系列黨建活動,從服務國家戰略、站位區域全局、推動寧夏經濟、擔當寧東責任上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實現經濟發展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寧東基地從18年前的茫茫戈壁,蝶變為一座產業興、生態美、宜業宜居的工業新城。到“十三五”末,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0億元,年均增長9.5%,實現“再造一個寧夏經濟總量”目標;工業總產值超過1300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3%,對全區工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是西北唯一產值過千億元的化工園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降成本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典型做法,3次受到國務院大督查通報表揚;連續4年入選中國化工園區排名前10名,目前位居第8位。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
走進寧東基地,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園區主要道路兩邊,不時能看到巨幅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醒目標語,鮮紅的大字牢牢刻入每個人的腦海中,成為寧東人的精神引領和動力源泉。
近年來,寧東基地緊緊圍繞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加快產業集群培育和產業鏈強鏈延鏈擴鏈增鏈,構建煤制油、煤基烯烴、煤制乙二醇、精細化工四大產業集群,以及與新材料、氫能、電子材料及專用化學品、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互為補充、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形成現代煤化工中試基地、“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黨性教育基地、寧東能源化工供應鏈管理平臺等新業態新模式,打響“寧東現代煤化工”品牌。
截至目前,累計形成煤炭9115萬噸、煤制油400萬噸、煤基烯烴320萬噸的生產能力,火電裝機容量達到1735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603萬千瓦,外送電能力達到1200萬千瓦。現有入園企業16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2家;產值過300億元的1家,過100億元的2家。
寧夏永農生物科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總投資34億元,總占地590畝,主要從事精細化工產品及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一期項目中的甲基二酯是草銨膦原藥的重要中間體,我們運用的甲基二酯項目甲烷法工藝以天然氣、三氯化磷為主要原料,通過管道反應器連續化生產,安全性較高。”該公司副總經理徐京玉介紹,產品廣泛應用于除草劑領域,占據了外貿出口和國內高端除草劑市場,自主研發的工藝技術及裝備處于國際國內領先地位,成為國內同行業的引領者。
該公司一期項目2019年10月開工,主要建設草銨膦合成等生產車間及輔助設施,年產7000噸甲基亞膦酸二乙酯及2萬噸草銨膦等產品,部分裝置今年5月27日投料試車成功;二期項目計劃今年9月開工,明年11月建成投產,主要建設敵草快生產裝置及輔助設施;三期主要建設精草銨膦原藥及三氯化磷等生產裝置及輔助設施,計劃2022年下半年開工建設,2023年底建成投產。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新增銷售收入140億元,年產值將突破36億元。
該公司總經理羅中華介紹,寧夏永農生物科學有限公司是浙江永農生物科學有限公司在全國的4個生產基地之一。2018年,在考察了全國許多工業園區后,該公司最終選擇落戶寧東,看中的是這里成熟的上下游產業鏈和配套齊全的水電氣暖等公共資源。
“2018年10月25日我們來到寧東,26日上午管委會就召開專題會議,討論通過項目落地。當天下午,寧東政務服務中心派人全程代辦營業執照、銀行開戶等手續,半天時間就全部辦完。建設中遇到的高壓電配套等問題,管委會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從落地到投產,銀川基地是4個基地中速度最快的,‘寧東速度’‘寧東效率’讓我們印象深刻。”羅中華說。
持續踐行新發展理念
寧東基地堅持把產業升級作為主攻方向,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新材料、氫能、高端專用化學品等新興產業蓬勃興起。5年來,引進建設優質產業項目123個,總投資830億元,建成后新增工業總產值1500億元,可再造一個寧東經濟總量。
堅定不移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聚焦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在推動能源資源清潔高效利用、落實“雙控”“雙碳”目標任務上下功夫,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推進煤化工產業邁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大力發展新材料、清潔能源等產業,實現多產融合、多能互補、綠色低碳發展,走出一條減煤加氫和減碳增效的新路子。
寶廷氫能新能源管理中心(寧夏)有限公司大力推進產業鏈向更高品質延伸,利用60萬噸/年1#精制煤焦油改質裝置副產的氫氣,今年4月建成寧夏首座集加氫與充裝為一體的氫能綜合利用站,氫氣純度達99.999%,可同時滿足100臺以上燃料電池汽車供氫需求。
8月23日,在寶廷氫能新能源管理中心加氫站,一輛氫燃料電池大巴車正在加氫。寶廷氫能新能源管理中心(寧夏)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社明介紹,已建成的氫能綜合利用項目,每公斤排放二氧化碳0.5公斤,排放量是煤制氫的1/30。
“氫氣是節能減碳的核心內容,用綠氫和工業副產氫等替代煤制氫、甲醇制氫,能降低30%至40%的能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用寶廷副產氫替代煤制氫,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30萬噸。一棵生長50年的樹,一年吸收二氧化碳1.37噸,寶廷氫能替代減排二氧化碳總量,相當于種植22萬棵樹。”楊社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始終堅持“項目為王”
寧東基地牢牢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實施園區封閉化管理、綜合管廊等一批基礎項目,徹底整治“散亂污”小煤場,工業廢水不出園區、不入黃河,著力打造環境友好型、智慧管理型、本質安全型園區。
加快綠色轉型發展,建設天藍地綠水美新寧東。以降碳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綠色轉型發展。堅持“以水四定”原則,全面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建設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持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強化空間管控、生態治理、系統防控,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構筑環境質量底線,把住資源利用上線,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啟動5年節能減碳加氫行動,率先開展綠氫耦合煤化工示范,力爭到2025年,節約能耗700萬噸標煤、煤炭消費量1000萬噸以上,為寧夏如期實現“雙碳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8月23日,在位于寧東基地化工新材料園區的鴛鴦湖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施工現場,寧東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閆安介紹,該項目總投資9.6億元,今年3月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項目建成投產后,工業污水處理能力達到每天3萬立方米,高鹽水膜濃縮、蒸發結晶系統處理能力每天3萬立方米。處理后的出水水質達到Ⅳ類標準,可作為化工新材料園區企業生產和綠化用水,促進水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確保園區的工業廢水不外排、不入黃河。
奮斗創造歷史,實干成就未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奮斗新時代的動員令、邁向新征程的沖鋒號。寧東基地將持續踐行“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迎難而上肯干、創新突破敢干、講究方法會干,奮力建設國家現代能源經濟示范區、國內一流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國內領先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聚區、西部先進制造業發展創新區,爭做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排頭兵,把“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寧東實踐不斷推向前進。
拭亮先行區綠色底色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硬支撐”。寧東基地始終把項目建設緊緊抓在手上,落實領導干部包抓重大產業項目建設責任制。各相關部門全程跟蹤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建立臺賬、限時辦結,以項目落地達產見效擴大投資、穩定增長、積蓄后勁。
7月30日,寧東基地第三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今年前兩個季度已分兩批集中開工123個項目。
此次集中開工的重大項目共23個,涵蓋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保等領域,總投資40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約5億元。
寧東基地管委會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以來,寧東基地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決策部署,在“穩”上用力、在“進”上作為、在“保”上使勁, 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實現“時間過半、任務超半”。
曉星氨綸(寧夏)有限公司年產36萬噸氨綸及其原料配套項目今年3月開工,目前一期項目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11月投產。
曉星氨綸成立于2021年1月,是韓國曉星天禧和土耳其曉星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外商投資公司。項目位于寧東基地國際化工園區,總投資120億元人民幣,總占地1000畝。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原則分五期建設,一期主要建設1座氨綸生產車間、1套聚四亞甲基醚二醇(氨綸原料)生產車間及動力車間、倉庫等配套輔助設施;二期主要建設2座氨綸生產車間及配套輔助設施;三期主要建設2座氨綸生產車間及1套聚四亞甲基醚二醇生產車間及配套輔助設施;四期主要建設2座氨綸生產車間及配套輔助設施;五期主要建設3座氨綸生產車間、1套聚四亞甲基醚二醇生產車間及配套輔助設施。
該項目的建設,有利于寧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有利于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拉長延伸下游產業鏈條、構建高端產業集群,推進煤化工向新材料產業轉型發展。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36萬噸氨綸、30萬噸聚四亞甲基醚二醇系列產品,每年新增銷售收入130億元,屆時寧東基地將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氨綸生產基地。(記者 賈 莉)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成為寧東人的精神引領。
空中看寧東。
寧東基地躋身全國化工園區排名前十。
寧夏永農生物科學有限公司車間外景。
寶廷加氫站。
寶豐能源烯烴項目。
寧煤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一角。
配套管廊。(圖片均由寧東基地管委會提供)